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传媒联合 > 文化  > 民族宗教

法源花木深 悯忠千年传

时间:2024-10-25 13:11:28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蔡晓菁
分享到:
  
【寺观里的中华文化】法源花木深 悯忠千年传开栏的话:

  古往今来,寺庙宫观既是信仰之地,又是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我国宗教无论是本土宗教还是外来宗教,都深深嵌入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体现在众多的寺庙宫观中。在这里, 建筑、楹联、碑文、禅茶、造像、壁画、音乐等都散发着中华文化的气息……让我们走进寺庙宫观,从这个独特的视角,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

 

  日前,改编自台湾作家李敖同名小说的话剧《北京法源寺》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话剧以北京法源寺为背景,讲述在“天公不语对枯棋”的晚清,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爱国人士为中国寻找出路的过程,将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侠义精神以及富国强民的理想信念呈现于舞台之上。

  正可谓,庙堂高耸,人间戏场。千年古刹,见证历史变迁,传扬中华文化。

话剧《北京法源寺》剧照。     资料图片

 

“悯忠”意涵,法源寺始终葆有的底色

  法源寺,原名悯(愍)忠寺,始建于初唐,为北京城内现存最古老的名刹,乾隆诗作“最古燕京寺,由来称悯忠”,体现了法源寺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功能。法源寺历经唐五代至民国时期的种种战乱变迁和佛教兴衰,得以较为完整地保存至今,与其承载的重要使命分不开。“悯忠”二字,从一开始就使法源寺有着肃穆的氛围,记载的寺史也突出对中华传统文化忠孝仁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涵养着深沉的家国情怀。

  自古燕赵多战事,法源寺建寺的缘起与此有关。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为了追念征讨高句丽阵亡的将士,下令在幽州城(今北京)建寺。历经多年,直至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全寺方才修成。此后,历代帝王将相、王公大臣、社会名贤、文人墨客都曾在寺内留下足迹,大量的碑文、诗词歌赋记载着一段段历史。

  唐末,幽州节度使李可举重兴寺庙,增建了高达三层的观音阁,供奉白衣观音像。辽代贵族好佛教,也曾多次修葺悯忠寺,使之成为辽南京城的大道场。辽道宗大安十年(1094年),重修的观音阁内藏有水月观音像以及万余粒舍利,相关史实记录于《燕京大悯忠寺观音菩萨地宫舍利函记》碑文。金入燕京后,悯忠寺是当时重要的佛事活动场所。

  悯忠寺是五代、辽、金、元时期燕京最著名的高层建筑之一,特别是观音阁,民间谚语称赞“悯忠高阁,去天一握”。元代诗人张翥在《辛巳二月朔登悯忠阁》中吟“百级危梯溯碧空,凭阑浩浩纳长风。金银宫阙诸天上,锦绣山川一气中”,描绘了元代观音阁的巍峨之势。

  千余年过去,高阁已经不存,悯忠寺经历代修复,格局有所变化。现存寺院主体格局包括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阁、毗卢殿、观音殿、藏经阁等,遵循了禅宗“伽蓝七堂”的形制,这一格局大约形成于明正统三年(1483年)大规模重修后。同时,明英宗将寺名改为“崇福禅寺”。不过,明代万历、崇祯等年间修寺立碑,依然保留使用“悯忠”名号,如在碑首刊刻“重修悯忠寺碑记”字样,碑文中也免不了对“悯忠”寺名由来进行一番阐释,并有意借“悯忠”之名联系佛教义理,阐扬“忠与孝,善之大者也,忠以事乎君,孝以持乎身,佛之法有加于此哉”。

法源寺悯忠阁。    蔡晓菁摄

  寺庙“悯忠”旧称沿用到清初,直至雍正时期,寺名被改为“法源寺”,现存于大雄宝殿的乾隆亲赐匾额“法海真源”,表明了此寺名的涵义。民国时期,法源寺仍然香火鼎盛,有名士文人在此举办百人诗会,借古叹今,留下《法源寺留春宴诗集》。晚清经学家、文学家王闿运的诗作体现了诗集的核心主题:“古寺称荐福,唐宗为悯忠,于今忧国少,直觉世缘空。天地悲歌里,兴亡大梦中。”可以说,“悯忠”之名的深远意涵是法源寺始终葆有的底色。

  台湾作家李敖曾写小说《北京法源寺》,以法源寺为引,以戊戌变法历史事件为核心,道出家国、忠奸、新旧、常变、去留、因缘的主题。在小说中,谭嗣同死前曾到法源寺与方丈谈禅论佛,变法失败后,又曾被京城义士偷运回法源寺停灵,然而据考证,其中杜撰的成分居多。不过,真实的历史里,法源寺的确从不缺少志士与忠魂。

 

“华雨静飘空色外,心珠长印摩尼中”

  唐代,悯忠寺为幽州律宗的传播中心,此后历代皆为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清代更被皇帝钦定为律宗寺庙,以传授戒法见重。寺内保存的唐代《无垢净光宝塔颂》《藏舍利记》《为荐福禅师造陀罗尼经幢》,以及辽代的石刻经幢,皆为珍贵的佛教文物。辽代著名的《契丹藏》,也是由高僧诠明在悯忠寺内编纂完成的。

  今日的法源寺,处处显露着岁月的痕迹,大雄宝殿里的青石柱础,莲瓣卷起,颇有唐代遗风。各殿供奉的青铜佛像、木雕漆像,古雅娟丽,不少是明初雕造手法。大雄宝殿台前左右各立的三通碑,巍峨高耸,记录了寺庙历代修缮史实,吸引游人驻足观看。寺内抱柱联不乏经典名句,观音殿内还存有乾隆御笔“华雨静飘空色外,心珠长印摩尼中”的禅题。

  除了这些历史印记,法源寺内千年百年前的扶疏花木最为人咏叹。钟鼓楼旁、天王殿前侧、大雄宝殿院内,处处挺立浓荫蔽日的老松柏,每一棵都霜皮铜骨、枝丫高耸,历经无数春秋的枯荣盛衰,生生不息。

  历代文人游历这座古寺留下的经典名篇也总免不了以花木明志、寄情禅意。张翥登悯忠阁所作的下半阕“事往前朝僧自老,魂来沧海鬼犹雄。只怜春色城南老,寂寞馀花落旧红”,将沧桑历史与柔弱春华相结合,更衬托出登高望远的伤古幽情。清代文人魏之琇诗曰:“琳宫深邃柏苍苍,忏佛台因古国殇。妙法有源逢圣世,孤忠堪悯惜唐皇。老僧戒约温而历,游客诗情慷以慨……”法源寺的深深花木使诗人流溢出风雨千年的家国情怀和浩荡苍茫的思古之感。

  作为一座弘法古寺,法源寺也不断传承发展。1956年,中国佛学院在此成立;之后又建立起中国佛教图书馆,收藏了数量庞大的佛教专业图书。2004年,法源寺被北京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项目之一,对寺内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维修。其中项目之一是在山门前开辟文化广场,勒石立碑为“唐悯忠寺故址”,介绍幽州城址状况,传扬法源寺历史文化。

  一如寺里数百株丁香,既有历代遗存,也有新近补栽,方能造就满院飘香,如今的法源古刹在经历岁月洗礼之余,正在焕发出新机。

 

  丁香诗会传佳话

  法源寺以花木盛名,每年春季寺里海棠、丁香竞相开放,古朴的瓦墙配以绿树团花,香覆满院,引得赏花人不辞路远、接踵而来。

  古迹高阁,从来都是文艺诞生之地。法源寺的丁香诗会由来已久,自明代而兴,至清代而盛,成为皇亲贵胄和文人墨客钟爱的好去处。每逢春和景明,法源寺寺僧必备素斋,邀集京城名士前来赏花赋诗,纪晓岚、龚自珍、林则徐等都曾咸集于此。清嘉道年间,著名的宣南诗社也在此留下众多唱和佳作。以金石著称的藏书家王昶有诗赞称:“宝塔开兰若,珠幢记竹林。教犹传讲律,时已阅辽金。紫褐名谁考?苍苔字半沉。戒坛春雨细,花外语幽禽。”

  清末至民国年间,法源寺的丁香成为都城“四大花事”之一。丁香在佛教文化中具有特殊含义,被誉为“西海菩提树”。每当丁香盛放,满院繁华,有“香雪海”之誉,法源寺因而获得燕京“香刹”的雅称。

法源寺丁香花盛开。 法源寺供图

  丁香总在北京最好的春日里盛开,从清晨到黄昏,枝丫上小小花蕊把影子投在悯忠阁的红色外墙上,显得古朴雅致又秀丽可爱。花开的季节,草木仿佛也有了声音,缤纷烂漫,是热闹的,也是恢廓的。淡淡的紫色,开得生机蓬勃、香韵袅袅,刚好可以安抚来客为一段段悲怆历史生发的点点凄凉,开启一段新的心境或路程。1917年至1919年间,“北漂”的齐白石曾两度入住法源寺,在此结识大批耆老名宿,并开始“衰年变法”,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的独特风格。

  100年前,印度诗人泰戈尔在徐志摩、林徽因的陪同下到法源寺赏丁香、瞻古刹、话诗词,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今年花期时,“致敬巨匠 百年诗情”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系列文化活动举办,泰戈尔后裔、徐志摩嫡孙都受邀赴此诗约。徐志摩的嫡孙徐善曾朗诵了徐志摩诗作《石虎胡同七号》,带领观众感受诗人百年前的生活;泰戈尔后裔、印度著名舞蹈家苏拉加·泰戈尔以舞蹈为语言,延续中印文化交流的佳话。

1924年4月26日,印度诗人泰戈尔与徐志摩、林徽因在法源寺合影。 资料图片

  比起其他公园赏花的喧闹,在法源寺的人们总是轻声细语,唯恐惊扰丁香的恬淡,打破寺院的平和。每年春天,乍暖还寒时,花蕊才刚刚冒出,人们就早早约好赏花的日子。即使风雨来了,仍有落红泥香;即便花儿谢了,也有浓翠满目;纵然霜雪而至,春天的风也在不远处,丁香会如约再开。诗人来了,留下的诗句,百年后依然有人念诵。法源寺的花期总有人挂念,就如同悯忠之名,以及这些散落满院的石刻,总有人用心、用诗、用笔记录。

  晨钟暮鼓时,佛法真源依然;葳蕤草木中,千年忠魂犹存。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